世界是虚拟的?我们只是计算机程序?看完这些BUG,你还确定吗?【研奇社】

随着计算机游戏的不断进步,游戏中的场景和角色已经越来越逼真,甚至有时候难以与真实世界区分开来。这种逼真程度引发了人们的深思: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是否也可能是一种虚拟的世界?

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科学家、哲学家等众多领域人们的兴趣和研究。

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、量子物理学的探索、人工智能的进步等都为这个问题提供了更多的思考材料和理论支持。

其实早在2000年前,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已经提出了一个著名的”洞穴思想实验”。

柏拉图想象有一群囚犯一出生就被困在一个地下洞穴里,他们的腿和脖子被链子固定,只能朝着一个墙壁看。

因此,囚犯们永远看不到背后的洞穴出口,也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出口。

这个墙壁后面有一个火源,囚犯与火源之间,有一堵不会遮挡光线的矮墙。

顺着这堵矮墙,有人举着各种物品走过,从而在墙上投下各种影子。

这些囚犯从小到大只看到这些影子,认为这些影子就是世界的全部。他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,也不知道这些影子只是外面物体的一个表象。

山洞中的囚犯们所看到的这些影子就像是我们看到的世界,而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之外,也许存在一个超出我们认知的现实世界。

我国的古代哲学家庄子也有同样的想法。有一天,庄子做了一个梦,梦见自己是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,并感受着蝴蝶的快乐。当他醒来后,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一只蝴蝶,他的梦境才是现实。而现实中的自己,只是蝴蝶做的一场梦。

通过这场梦境,庄子认为,我们无法确定我们所经历的世界是真实的,还是只是一个梦境。我们的感官、思维和记忆都可以被欺骗,这就是“庄周梦蝶”的典故。

1981年,哲学家希拉里.普特南(Hilary Putnam)提出了“缸中之脑”的概念。

这个假设的内容是,假如有一个人被邪恶科学家做了“取脑”手术,他的大脑在被取出来之后放入了一个装满特制营养液的大缸当中,这些营养液能够让大脑维持“活性”。

科学家将大脑和超级计算机连接在一起,超级计算机给大脑传递信息,从而让这个大脑认为生活在现实世界中。

很多影视作品,比如《源代码》,《盗梦空间》,《黑客帝国》等,也深受这一理论的影响。

模拟理论的形成要归功于牛津大学哲学教授尼克·波斯特罗姆(Nick Bostrom),

2003年,他发表了一篇题为“我们是否生活在计算机模拟中”的论文,详细地论证了我们生活在非虚拟世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论文中说道,我们所有的存在可能只是由先进生物(高级外星人)运行的非常复杂的计算机模拟的产物,而鉴于技术的复杂性,我们不会知道我们只不过是一串代码,因为任何关于我们真实存在的证据都可能对我们隐藏。

然而,现代模拟假说第一次开始受到关注却是在2016年,埃隆马斯克认为,随着科技的发展,电脑游戏的逼真程度不断提高,未来人类将无法区分游戏与现实的区别,由此可以反推出,我们所在的世界为真实世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

研究者们也找到了很多证据,可以表明世界可能是虚拟的。

以下我列举一下其中的6个证据:

1.虚拟宇宙的科技是可以存在的。

几十年前,我们的电脑游戏还非常简单。

50年前的电脑游戏《乓》只有简单的横线和圆形,场景简单且抽象。

然而,短短的几十年,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,电脑游戏可以带给玩家更清晰的画面,更接近现实世界的物理引擎,以及更加逼真的游戏体验。

此外,虚拟现实(VR)技术的引入使玩家能够完全沉浸在游戏中。使得玩家可以体验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。

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电脑游戏带给玩家的逼真感越来越强,使得玩家更容易沉浸在虚拟世界中。

在不久的将来,玩家将越来越难以区分现实世界与游戏的区别。

2.来自微观世界的提示。

随着我们对量子力学的不断深入探索,科学家发现微观粒子总是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纠缠状态,只有在被观测的时候,才会表现为确定的状态。

于是有人认为,这种现象就是一个很有力的证实世界是虚拟的证据。

因为这与我们的电脑游戏程序十分相似,为了节省算力,系统会将一些我们看不到的细节做后台的演算,当我们观察它们时,才会实时渲染,显示出结果。

3.我们的世界存在着极限。

我们的世界是有极限的,比如说速度的极限是光速,

我们现在的所有物理理论都是建立在这一假设之上的,

一旦超出了这一极限,所有的物理规则都会失去意义。

现在让我们想象一下,你正以光速向前行驶。如果你将手电筒向前瞄准并打开,你会期望手电筒发出的光在外界旁观者看来是以两倍的光速传播。然而,物理学定律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,手电筒发出的光看起来仍然是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飞行,因为任何物体的速度都不能超过光速。

这些极限更像是设计这一虚拟世界系统的极限,如果没有这一极限,很可能系统会超载。

4.人类的危机。

人类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。研究者认为,这正是设计我们这个虚拟世界的创造者的初衷。他们创造出我们这一虚拟世界,也许就是为了观察一个智慧文明遇到危机时的反应,以及如何处理并解决面临的问题。我们的解决方法,也许会给他们一些参考。

也许他们不只模拟出我们这一个世界,每个世界遇到问题的解决方式都不一样,他们可以根据不同世界的观测结果,计算出最优解,供自己使用。

我曾经给女儿编过这样一个睡前故事,

有一个科学家,在自己的超级计算机中创造出了一个虚拟世界,

有一天,他无意中发现,自己创造的虚拟世界中的人类文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,

并且虚拟世界中的科学家有了很多伟大的创造。

于是,创造虚拟世界的科学家不断的剽窃虚拟世界中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,

并且将这些成果发表在现实世界中,取得了伟大的成就。

也许,创造我们这一虚拟世界的创造者,目的也是从我们这里得到有用的启示。

5.我们的世界隐藏着计算机代码。

物理学家吉姆·盖茨(Jim Gates),在研究弦理论的过程中,发现了一些方程中的计算机代码。这些代码的形式是“1”和“0”,并且与现代网络浏览器中的“错误纠正代码”非常相似。这些代码的存在是一个让人震惊的发现,因为计算机代码是由人类编写的,而宇宙的基本性质应该是由自然规律决定的。

 

6.人类已经在尝试模拟宇宙。

哈佛-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的科学家们连接了8000台计算机,以我们的宇宙为“样本”,创造了一个3.5亿光年宽度的模拟宇宙,并对其数字化了130亿年的时间。

当一个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就会试着模拟自己所处的真实世界,

即使这个文明实际上自己也是处于一个虚拟世界中,也会做同样的事情。

这就像是电影《十三层楼》中的情节,虚拟世界中的人类创造了另一个虚拟世界。

而或许我们虚拟出来的虚拟世界中的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,也会虚拟出另一个世界。同样,创造我们这个世界的高智慧文明也许也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当中。这就像是套娃,层层相套。

目前对于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,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实。

以上这些只是科学家提出的一些假说,我们姑且听之,也算是拓展了思路与认知。

即便我们生活的世界是虚拟的,对我们而言也是真实的。

因此,无论世界是否为虚拟,我们所处的现实都是我们需要面对和应对的,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和生活负责,让我们的生命更加有意义和美好。

这里是研奇社,感谢您的关注,这期节目就到这里,我们下期节目见。

赞赏

微信赞赏支付宝赞赏